我看向丈夫,他的臉色也不是很好看,眼裡有些掙扎。他是個孝順的人,可他也不是傻子,這些年婆婆對我們的態度,他都看在眼裡。
婆婆見我們都不吭聲,眼裡閃過一絲慌張,趕緊又說道:「雪梅,媽知道以前對你不好,可咱們是一家人啊,養兒防老,媽現在只能靠你們了……」
我心裡一陣苦笑,所謂的「養兒防老」,原來只是她在走投無路時的退路。
我忍不住想起以前的那些事——
那年我生孩子,婆婆連月子都沒幫我坐,說她要去照顧大姑姐剛出生的女兒。她去了一個多月,回來時只是隨手拎了兩袋水果,就覺得自己盡到了做婆婆的責任。
孩子斷奶後,我和丈夫忙著生計,想讓婆婆幫忙帶孩子一段時間,可她卻一口回絕,說她還要去大姑姐家幫忙,怕大姑姐累著。可那時候,大姑姐的女兒已經五歲了,早就上幼兒園了。
我那時心裡委屈極了,可丈夫只是嘆了口氣,說算了,咱們自己帶吧。
還有一次,丈夫生病住院,婆婆連醫院都沒來,就打了個電話說:「你們自己處理吧,我這邊忙著呢。」
可後來我才知道,她那時候根本沒什麼事,只是陪著大姑姐在商場裡逛街。
這些年,我早就寒了心。
如今,她被大姑姐趕出來了,就想起了我們,來我們家尋求依靠,可這份依靠,她真的還配擁有嗎?
我看著婆婆,心裡五味雜陳。她是丈夫的母親,我們不能把她趕走,可要說讓我心甘情願地奉養她,我真的做不到。
丈夫沉默了好一會兒,才開口:「媽,先讓你住下來是可以的,但以後怎麼安排,我們還得再商量。」
婆婆鬆了口氣,像是終於找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行,行,媽聽你們的。」
可是,我知道,這場風波才剛剛開始。
婆婆住進來後,我能感覺到她的不自在。她習慣了大姑姐家的一切,而我們家,比起她曾經的生活,無疑要艱難得多。
她開始挑三揀四,嫌飯菜不好,嫌家裡太小,甚至嫌我對她不夠熱情。可她似乎忘了,她在大姑姐家被趕出來的時候,可是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
有一次,我在忙著做生意,孩子放學回家喊餓,讓婆婆給他煮點面,可婆婆卻不耐煩地回了一句:「你媽不是會做嗎?等她回來再吃。」
我聽到孩子委屈地跟我說這些話時,心裡又氣又寒。這個家,她到底當成什麼了?
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了。
那天婆婆又在抱怨,說她在大姑姐家吃得多好,而在我們家,連頓像樣的飯都吃不上。
我終於忍不住,放下手裡的碗筷,看著她:「媽,您是不是忘了,您為什麼會來我們家?」
婆婆一愣,臉色有些難看。
我繼續說道:「這些年,您所有的心思都在大姑姐身上,可到頭來,她卻把您趕了出來。我們沒趕您,我們讓您住下了,可您卻還在嫌東嫌西,您覺得公平嗎?」
婆婆張了張嘴,似乎想反駁,可最終卻什麼都沒說。
我嘆了口氣,站起身:「媽,您住在這裡,我們不會趕您走,但我希望,您能明白,『養兒防老』,不是在您無路可走時的退路,而是您一生的選擇。」
婆婆的眼神複雜極了,她緩緩垂下頭,沉默了很久,最後只是低聲說了一句:「我知道了。」
從那天起,她不再抱怨了,話也少了很多。
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終於明白了自己的錯,可我知道,有些事情,已經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