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婦買「冷凍水餃」盒蓋2字謎題考倒人!「草九+怪字」像旦又不是旦... 網友神解:答案超意外!

2025-07-02     武巧輝     反饋

在快節奏的都市生活中,速凍餃子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了許多人忙碌時的晚餐首選。

然而,一位女士在超市購買速凍餃子的經歷,卻引發了她對包裝上兩個特殊字的困惑,也將一段關於漢字簡化的往昔重新拉回人們的視野。

這天傍晚,女士結束了一天的工作,走進家附近的超市,挑選了一盒速凍餃子作為晚餐。

回到家,她習慣性地檢查包裝,這時,盒蓋上兩個醒目的字映入眼帘。

第一個字是草字頭下加了個 「九」,第二個字看起來像 「旦」。

這兩個字讓她感到陌生又新奇,她琢磨了半天,卻始終無法判斷出它們的含義。

心裡直犯嘀咕:「這到底是啥餡兒的餃子啊?」

於是,她將這一疑問分享到了網上,希望藉助網友的力量解開謎團。

很快,一位知情網友給出了答案:「這是二簡字,第一個字念『艽』,第二個字念『旦』,『艽旦』 在這裡指的就是韭菜雞蛋餡。

二簡字,對於如今的大多數人來說,是個陌生的概念。

它源自《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草案)》,在 1977 年由當時的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發布,旨在進一步簡化漢字,提高書寫效率。

在這個方案中,「艽」 被用作 「韭」 的簡化字,「旦」 則是 「蛋」 的簡化形式。

因此,「艽旦」 便應運而生,代表了韭菜雞蛋這一經典組合。

消息一出,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

有人感嘆:「原來現在看到的許多簡寫字,背後還有這麼一段歷史啊。

」 也有人回憶起自己學生時代學過的二簡字,那些曾經的課本知識,如今已逐漸淡出人們的記憶。

不過,也有網友指出,學過二簡字的人群其實是很窄的。

這一方案在推行過程中因各種原因未能全面普及,僅在特定年齡段和區域流傳。

隨著時間推移,二簡字逐漸淡出了歷史舞台。

但它們的痕跡,仍零星地存在於一些老包裝、舊招牌以及特定群體的記憶之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那位女士的疑惑也就不足為奇了。

對於未曾接觸過二簡字的年輕一代來說,這兩個字就如同來自異世界的符號,讓人摸不著頭腦。

這也提醒我們,漢字的演變歷程豐富多彩,每一階段的簡化和變革,都承載著時代的印記與人們的智慧。

如今,當我們再次審視這段歷史,不禁對先輩們探索語言文字發展的勇氣和創新精神感到敬佩。

同時,也意識到,隨著時代發展,一些文化符號逐漸被新的形式取代,但它們所蘊含的文化價值不應被遺忘。

小小的速凍餃子,因包裝上的兩個特殊字,意外地開啟了一扇通往語言歷史深處的大門。

這也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許多事物,背後都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等待我們去發現、去探索。

在今後的日子裡,當我們再看到類似的「陌生」字眼,不妨停下匆忙的腳步,多一分好奇與思考,也許就能挖掘出歷史長河中那些被塵封的寶藏。

而這些偶然的發現,也將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一份別樣的樂趣與深度。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宋霖霖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94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8K次觀看
武巧輝 • 930次觀看
劉奇奇 • 880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
劉奇奇 • 890次觀看
武巧輝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3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5K次觀看
劉奇奇 • 2K次觀看
劉奇奇 • 1K次觀看
武巧輝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