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讀孫陶然老師的《創業36條軍規》時,我如獲至寶。欽佩其連續創業的激情和勇氣,嘆服其總結概括的高度和邏輯。
他的思考,也給了我很多啟發。希望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

2022年,我們聽到最多的一個詞,就是「不確定性」。 市場有不確定性,供應鏈有不確定性,疫情有不確定性,國際環境有不確定性。 2022,似乎到處都是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之所以是不確定性,就是因為它是未知的,而且常常會突然降臨。 你唯一能做的,就是強準備。
在不確定性中,能救自己的,不是銀行,不是房東,不是其他人。 唯一能救你的,就是你自己。 你需要在巨大的不確定性中,找到自己的確定性。 深夜,自己一個人在辦公室里,看著辦公樓的燈一盞一盞熄滅,心裡百感交集。 商業的世界,不進則退,沒有任何一個港灣,與世無爭,少賺點錢,或許可能不辛苦。 但最終的結果,可能是錢賺得確實少了,卻更加辛苦了。
上了創業的賊船,就別想朝九晚五,歲月靜好。 當你特別不想去上班時,你都不知道向誰請假,只能去辦公室。 你的身後,有員工,有家人,有社會責任,公司誰都可以退,只有你不能。 創始人,別無退路。找方向、找人和找錢要靠你自己。
對一個創始人來講,不管你的實際身高如何,你必須知道天塌下來只有你頂著,所有人都可以說「不會幹」,只有創始人不可以。 你自己不會做的事,不要指望你的下屬會做。
不要對你的投資人有太多指望,也不要按照他們的意願去做經營決策,只能靠你自己,靠你自己的團隊。 這就是創始人的工作狀態。 絕大多數創業公司,創始人就是總經理,其往往還要身兼財務總監、客戶總監,甚至前台、送貨員。 即便是上了一定規模,也經常是缺乏合適的管理者,創始人還是需要兼客戶總監甚至技術總監。 一旦在創業路途中遇見了危機,你就應該立足於自己來設計一切和解決一切,做好最壞的打算,隨時準備自救。 與其指望別人來救你,不如抓緊時間自救。 如果你自己都不竭盡全力,別人更不會伸出援手。 天助自助者,自強者萬強。

如果說商業經營有捷徑的話,走正道就是唯一的捷徑。 什麼是正道?
所謂走正道,首先要守法經營,恪守道德底線。 但是,這不是嘴上說說而已。 很多時候,會面臨內心艱難的抉擇。 舉個例子,有些同學會面臨一個困惑: 「要不要刷單?做假數據?」 有個做了10年跨境電商的老鳥,前9年兢兢業業,不刷單,不跟隨,堅持自己。 但是,流量成本,是越來越高的。 不刷單,自己的店在亞馬遜上的排名,就只能往後站。越來越後。 長此以往,銷量必然減少。
於是,在第10年,他往貨品里,塞了小卡片。 發個紅包,給個好評吧。 這樣,自己的排名就能靠前。更容易讓消費者看見。 結果,6月份帳號被全部關停。 銷量降為零,幾千萬貨品成為庫存。 產品沒法賣了,上百個員工沒事做了。
堅持了9年不刷單,一下子毀在了第10年的小卡片。 投機取巧看似占便宜,其實是吃大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走正道才是成功的捷徑。

一個人手裡握著一手好牌,另一個人手裡握著壞牌。 哪個玩到最後,更容易血本無歸? 答案是: 握著好牌的人。 在德州撲克中,老手都知道,牌越好也就意味著越是危機重重,越要謹慎把握。
讓你血本無歸的都是好牌,手裡沒有好牌不會輸大錢。 因為你會棄牌,輸個精光時手裡都是握著好牌。 因為這時候你會沉湎於自己的好牌而忘記了危險,忘記了別人可能會有更好的牌。
忘記了觀察別人的動作,忘記了分析別人為什麼如此反常。 拿著好牌時,你的貪婪會讓你不自覺地去孤注一擲。 結果,血本無歸。 舉個例子,一位同學因為加入炒房團,賺到了錢。 他非常堅信,今年1000萬的房子,明年會漲到1500萬。一定要買。
但因為國家調控,首付要50%,就是500萬,怎麼辦? 高評高貸,找機構把房價估高一點,比如1800萬。 這樣,他50%就能貸出來900萬。 1000萬,減去900萬,他只需100萬的首付,就能買到房子。 房價上漲時,為自己的小聰明沾沾自喜。 如果房價真漲到1500萬,他就用100萬本金,撬動了500萬的獲利。
可是萬一在預期的時間沒有漲呢?萬一下跌呢?手上的現金流突然斷了呢? 賺到錢的時候,哪裡會想到那麼多啊? 別和我講理性,我就要All in。 別攔著我,誰攔我發財,我跟誰急。 後來,不幸真的發生了。 有些地方的房價,真的下跌了。
有些地方的商鋪,租不出去了。 1000萬的房子,跌到了850萬,這位同學面臨一個痛苦的抉擇: 要不要為一套價值850萬的房子,償還900萬的貸款? 起初,賺到了錢,拿到了好牌,想要用槓桿放大收益。 最後呢,卻被槓桿活活絞死。 同樣的事情,還發生在Bitcoin等加密數字貨幣、期貨合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