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越大方,越容易養出自私的小孩?

2024-02-26     玉兒     反饋

2、強求孩子「假大方」

如果說前面那類「假大方」的父母,是強求自己無條件付出,那麼後面這類父母,則是強求孩子「假大方」。

「大家一起玩」、「要懂得分享」、「讓一讓又有什麼關係呢」,這是他們經常掛在嘴邊教育孩子,彰顯自己育兒有道的台詞。

但是這些家長往往忽略了:「讓」和「分享」的前提,是先滿足自我需求後,自發的推己及人。

剛坐上去的鞦韆,剛拿到手的玩具,還沒吃夠的零食,被迫「大方一點」,對這個年紀的孩子來說,就如同大人被強求「金鍊子送人」、「借我100萬」、「房子讓給他住」一樣,不僅會氣急敗壞,還會委屈炸裂。

「子非魚焉知魚之樂」反過來理解,就是「你不是我,你怎麼知道有沒關係呢?我的痛苦豈是你能理解的」。

長期被大人用道德感「洗腦」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容易走向兩種極端——

一種是剝奪了自我感受而形成的「假大方」、「假高尚」:

為了得到他人讚賞而委曲求全,掩飾真實感受,頻繁讓步,虛偽地迎合他人。最終,弄丟了自己。

另一種是情感反擊造成的「真自私」:

因為父母長期忽視自己的感受,缺乏愛和關心,害怕利益被過度剝奪,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最終變成了時刻警惕,錙銖必較,索取無度的刺蝟。

養育兒女,「真大方」的父母既要保護他們「自愛」的權利,也要懂得引導孩子在「自願自主」的情況下,發展「利他」的親社會行為。

你「先為孩子考慮」,

孩子才會「為他人考慮」

在「讓」文化中成長起來的父母一代,總會擔心「不肯讓」的孩子會被他人扣上「自私、小氣」的帽子。

但其實,在《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一書中,Carolvn Zahn-Waxler對24名幼兒觀察9個月,發現:

人類的嬰兒並不是生而就具有「同情」、「安慰」的能力。這種能力是在社會生活中,與人進行頻繁交往過程中習得的。[3]

要想孩子懂得「推人及己」,需要的是孩子的需求先被「看見」,在大人對待自己需求的過程中,孩子才能逐漸學會「看見別人」。

1、幫助孩子說出感受,培養同理心

「唯有被同理夠多的孩子,才可能發展出同理他人的能力。」同理心不是教出來的,而是示範出來的。

「以自我為中心」階段的孩子,眼裡只看得見自己。所以我們可以通過表達孩子的感受,來進行「同理心示範」——

「 媽媽知道你很生氣,因為弟弟拿走了你的玩具。」(闡述感受)

「 我理解你的憤怒,因為媽媽也不喜歡別人不經過同意拿我的東西。」(表達共情)

「 你推他是希望拿回玩具,但你並不是真的想打人對嗎?」(整理情緒)

「 你推完弟弟後,他也哭了。你有沒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呢?」(引導思考)

比起一上來就訓斥孩子「你為什麼打人」,不如從客觀闡述事件,站在孩子的角度感同身受開始,引導孩子「推己及人」,尋找到更好的解決辦法。

少講道理,多談感受。

在情緒漩渦中得到過援手的孩子,才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緒需求。

2、懂得拒絕,主動示弱,給孩子機會「大方」

孩子習慣了對家長發號施令,是因為家長總會積極回應。

當孩子喊著「媽媽,我要喝水」、「媽媽,幫我拿衣服」、「媽媽,我的書包呢」,家長要懂得適時回應「你自己做」。停止包辦和溺愛,讓孩子擺脫對你的依賴。

也要積極放手,主動示弱,多給予孩子「照顧」家人的機會

「袋子好重,你可以幫我拎一點嗎?」

「今天好累,你可以幫我倒杯水嗎?」

「袋子好重,你可以幫我拎一點嗎?」

「今天好累,你可以幫我倒杯水嗎?」

每次孩子慷慨相助時,別吝嗇你的讚美 ,多誇讚他「大方」出手的行為:

「今天多虧有你這個大力士幫忙!」

「謝謝你照顧媽媽,媽媽感覺好多了!」

「今天多虧有你這個大力士幫忙!」

「謝謝你照顧媽媽,媽媽感覺好多了!」

積極的行為能夠被他人「看見」,孩子的眼睛才能更多看到別人的需求。家長多放手,推孩子一把,他反而能在「助人為樂」這條道路上越走越歡快!

只有當孩子的小世界變得更敞亮,孩子的內心才會更寬廣。

強迫孩子「分享」不難,但讓孩子發自內心「樂於分享」不容易。「分享越多,快樂越多」這話,不要你覺得,要孩子覺得。

上一頁
2/2
玉兒 • 25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3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