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一生氣就不理孩子,會對孩子的心理造成傷害嗎?

2024-05-03     玉兒     反饋

當媽的,不可能永遠都脾氣好心情好,總有那麼幾次,會被孩子折騰到崩潰。

有位媽媽就說,每次自己被孩子氣的不行的時候,就把孩子給家裡的其他人帶,自己去房間待一會,或者沒人幫手的時候,自己雖然帶著,但不跟孩子玩,也不跟孩子笑。

但是老公對她的這個做法很不贊同,說孩子還那麼小,這樣會傷害孩子。

那麼,這位媽媽的做法對嗎?

一、這種做法對還是不對?

其實,媽媽偶爾這樣做,對孩子的影響其實沒那麼大。

雖然媽媽的笑臉和溫柔的話語能讓寶寶體會到滿滿的愛意,媽媽也是人,也有自己的情緒,很難永遠對孩子保持笑臉。偶爾對寶寶擺擺臉色,不至於會對寶寶造成多大的影響。

而且當媽媽情緒不好的時候,孩子也能感覺到媽媽的壞情緒,可能會更加哭鬧,這樣反而會激化媽媽的壞情緒,所以這時候把孩子給家裡的其他人帶,其實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不過有的媽媽可能需要獨自帶孩子,這時候可以先把寶寶安置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讓自己離開一會,調節一下情緒也是可以的。但注意前提一定是寶寶周圍的環境是安全的。

二、長期這樣做,確實會對孩子造成一些負面的影響

長期這樣做,指的是媽媽長期對寶寶的需求忽略,比如寶寶哭了不抱也不哄,不陪寶寶玩遊戲等等,對寶寶的情感需求完全忽略。

首先,這樣會讓孩子會失去安全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需要穩定的情感支持。在孩子出生的頭三年中,父母通過眼神、語言或肢體動作與孩子互動,這些場景會自動編碼進孩子的大腦里,讓孩子感到被關注、被愛,有利於促進孩子情緒、社交、行為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反之,如果父母對寶寶的日常需求習慣性忽視,則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愛,從而導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甚至形成自卑心理。

其次,造成孩子溝通能力的阻礙。

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行為來學習如何表達和處理情感。如果媽媽經常採取沉默的方式,孩子可能會認為溝通是一種無效的解決衝突的方法。在以後遇見與他人衝突的場景時,孩子可能會模仿媽媽,一味躲避,期待衝突能自己消失。

再次,傷害孩子自尊心。

自尊心是個人對自己的價值和重要性的認知,對於孩子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心理素質,它影響著他們的行為、社交、學習和整體的心理健康。

長期被忽視的孩子可能會質疑自己的價值,認為他們不值得被關注或愛,這對他們的自尊心是極大的打擊。這種自我價值的質疑可能導致孩子在社交和學習中缺乏動力和自信,可能會通過一些負面行為來尋求關注,比如攻擊性行為、反叛或退縮。

最後,媽媽總是生氣後不理孩子,孩子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有網友分享了一段和女兒之間摩擦的經歷。這位媽媽一直都在努力扮演一個好媽媽的角色,疫情期間每天督促停課在家的女兒學習,有一天因為一些小事,已經上大三的女兒居然說「這個家沒有你就完美了!」

這個媽媽表面上波瀾不驚,心裡其實已經暴怒了,之後她半個月都沒有理女兒。女兒估計也知道自己錯了,在這半個月里,學習,鍛鍊都跟自覺,甚至殷勤的幫助做以前從來不做的家務事。

面對母親的漠視和忽略,無論多大的孩子都會盡力表現得更努力,很自覺,以換取媽媽高興。如果家庭生活中類似情形反覆出現,而母親總是冷淡回應或不回應,孩子會想盡各種辦法討得父母歡心,經年累月更容易形成討好型人格。

那麼,既然當面向孩子發火不對,對孩子置之不理也會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媽媽到底應該怎麼做才是科學有效且有溫度的呢?

三、這些情況下,忽略孩子其實是個好辦法

有時候,孩子會通過哭鬧、摔東西、撒潑打滾等方式來吸引家長的注意力,或者是實現自己的目的,這時候家長可以有選擇地忽略孩子。

比如說孩子想要一個玩具,你不給買,他就躺在商場的地板上打滾,這時候,你可以採取忽略的方式。就像網上很多90後家長的做法,讓孩子在地板上鬧一會,你在旁邊當吃瓜群眾。

這樣,孩子知道自己的方法無法實現目的,也就不會常常用這一招來「脅迫」父母了。

育兒是一場馬拉松,而非短跑。每位父母都會犯錯,關鍵是要從錯誤中學習並不斷改進。通過積極的情緒管理和有效的溝通,我們可以為孩子營造一個更加健康和支持的成長環境。

玉兒 • 260次觀看
玉兒 • 2K次觀看
玉兒 • 470次觀看
玉兒 • 200次觀看
玉兒 • 340次觀看
玉兒 • 240次觀看
玉兒 • 110次觀看
玉兒 • 350次觀看
玉兒 • 740次觀看
玉兒 • 15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430次觀看
玉兒 • 60次觀看
玉兒 • 270次觀看
玉兒 • 180次觀看
玉兒 • 140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