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錘定音!關於中國航空母艦的發展,傳來一個令人振奮的消息,在3月6日的兩會期間,海軍政委袁華智上將正面回應了有關中國建造第四艘航母的情況。這是我國首次就第四艘航空母艦有關問題進行的公開表態,立即引發了全網轟動。

據小央視頻在3月6日發布的消息,在兩會期間,中國海軍政委袁華智上將接受《香港商報》記者採訪,被問到中國是否建造第4艘航母的有關情況。袁華智上將表示,中國在建航母中已經沒有技術瓶頸。至於中國第4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他表示「很快會公布」,並且表示「航母那肯定要去得遠一點」。
袁華智上將同時還強調,第四艘航母的建造將繼續增強中國的海上實力,但中國建造航空母艦不是為了跟美國比,而是為了保護我們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保護我們國家的權益。

長期以來,關於中國海軍第四艘航母的進展到底如何的爭論,網絡上有各種傳言。美國海軍和國會也發布過「中國海軍現代化」相關報告,認為中國已經開始建造第4艘航空母艦,開工時間可能是2021~2022年間。不過,都沒有確切的影像證據,航母建造初期,通常是無法觀測到底,只有到了各分段合攏時期,航母的雛形才會出現在超大型露天船台上,外界才有機會看到。
這一次,終於「靴子落地」了!這是我們第一次聽到官方正面談論中國第四艘航母的有關情況,立即在海內外引發了高度關注和熱議,確實讓很多網友激動萬分。

公眾最關心的中國第四艘航母到底是核動力還是常規動力,我國004航母會採用核動力嗎?
有人根據海軍政委袁華智上將對記者提問的回答內容推測,第四艘航母應該是核動力,因為袁華智上將表示「中國在建航母中已經沒有技術瓶頸。至於中國第4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很快會公布。」
但仔細觀看記者採訪的視頻,發現這位記者的原話,第一句是「第四艘航母為何遲遲沒有公布詳情」,隨後問「是否在技術上遇到了瓶頸」。而海軍政委的答覆僅僅是針對這兩句提問的本身。確實,中國在航母技術領域沒有什麼瓶頸,但是這個答覆並不代表第四艘航母就一定是核動力的。

記者隨後才問到「第四艘航母會不會採用核動力?」袁華智上將表示「很快會公布」,也沒有直接確定第四艘航母一定採用核動力。
按照中國海軍的造艦規律,一艘全新型號的戰艦,不太可能只造一艘,比較穩妥的做法是在完成「福建」艦的建造時,繼續建造同型號的常規動力第四艘航母,這樣才能夠全面夯實技術基礎,讓一些全新技術得到驗證,例如電磁彈射、新型隱身艦載機等新裝備得到充分的測試,並針對「福建」艦的設計建造服役過程中可能出現的一些問題,進行改進提高。

因此,我們海軍有了航母「遼寧「艦和「山東」艦,以及即將海試和服役的「福建」艦,中國大機率會繼續建造一艘與「福建」艦同型的採用常規動力的超級航母。004航母不太可能應用核動力。
手握四艘常規航母,中國才會再考慮建造2艘核動力的超級航母。中國海軍的第五艘和第六艘航空母艦,很可能安裝核動力系統和全電推進系統,配備電磁彈射器和第五代隱身艦載機,整體戰鬥力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
中國也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一口氣造10艘或11艘核動力航母並且每隔二三十年進行疊代。因為我們沒有全球霸權和全球部署海軍的需求。保留一支相對強大的,具有局部優勢的航母艦隊的規模就足夠了。

當中國海軍最後形成6艘航母艦隊的規模時,就可以放緩航母建造速度,在繼續建造新航母的同時著手將最早的「遼寧」艦退役,最終形成幾艘航母疊代良性循環的發展。
發展核動力航母,大功率核反應堆是個關鍵問題。法國當年建造「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時,就飽受缺失大功率核反應堆之苦。「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的滿載排水量約4.2萬噸,湊合使用了兩座與「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相同的K-15核反應堆,輸出功率僅為7.62萬馬力,這個動力水平只相當於中國055型大型飛彈驅逐艦的一半。因此「戴高樂」號核航母的航速低到不好意思說出口,只有二十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