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性時刻!福建艦彈射了,36噸小紅車飛出甲板,激起40米巨浪

2024-05-27     蝶戀花     反饋

我國航母「福建」艦開始進行電磁彈射測試,全球第二艘電磁彈射型航母即將走向深藍。在11月26日,鳳凰網刊登了一段視頻,文字說明是「熱烈祝賀國產003型大型電磁彈射航空母艦福建號,彈射小車成功!這位坐航班的遊客運氣也太好了,剛好拍攝到小車落入水中濺起水花!」

隨即,這一段疑似拍攝到我國首艘電磁彈射型航母「福建」號進行彈射小車測試的視頻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在視頻中,大家可以看到一輛小紅車被從航母甲板上彈射出去,落入航母前部幾十米的港池中,並激起了巨大的水花。

有網友評價:福建艦進行電磁彈射小車試驗的一瞬間,竟然被一位乘坐民航客機的網友從空中拍攝到,簡直是太美了。這個跳水的動作,向內翻騰10周半轉體7200度抱膝+直體後空翻3周轉接托馬斯全旋3600度,難度係數8000。仿佛全紅嬋的奪冠,動作近乎完美,入水時水花靈動,放射出一點點漣漪,這是藝術的表演!

德國軍事專家魯普雷希特發布文章認為,「福建」艦的最新照片顯示,在「福建」艦三號彈射器位置上出現了一個橙紅色物體,這個設備很可能就用於模擬彈射的配重小車。魯普雷希特認為碼頭上和彈射器附近的橙色物體可能是給「福建」艦彈射器進行首次小車測試準備的。

此外,魯普雷希特發現「福建」艦系泊的位置也有了變化,艦體並沒有平行並靠碼頭,而是艦首向旁邊平移了一段距離,這樣整個艦體是斜著停放的,這可能是為了進行彈射小車試驗時,保證安全距離。

由於上海機場的民航機降落航線正好正好飛越長江口上空,也就是處於江南造船廠的上方,因此我國航母「福建」艦的建造、下水、舾裝和系泊試驗的全過程,都有被民航班機上的乘客無意中拍攝到。最近幾天,就有很多從民航班機上拍攝到的關於我國航空母艦「福建」艦的動態和好消息。

先是航拍照片發現「福建」艦的艦體竟然呈現傾斜狀態,這可能是在進行側傾試驗,屬於航母系泊試驗的最後階段。然後是在11月20號,有多艘拖船出現在了「福建」艦附近,這意味著「福建」要有大動作。緊接著」福建」艦在拖船的帶動下離開舾裝碼頭,開始小幅度移動,隨後就有拍攝到了「福建」艦進行了小車彈射使用的畫面。這意味著,「福建」艦的舾裝工程和系泊試驗幾乎結束,等待小車彈射試驗以後,馬上就能開始海試。

從港池裡的參照物來看,網友從空中拍攝到的小車入水的水花高度超過了「福建」艦的甲板高度。我們知道,排水量8萬或9萬噸左右的航空母艦的甲板高度至少有20米左右,例如美國的「小鷹」號常規航母,是全世界干舷最高最小的現代航母,滿載的時候其飛行甲板距離水面的距離是60英尺(18.2米),而「福建」艦的建造一定參照了尼米茲級或福特級對「小鷹」號的改進,其中一項就是提高幹舷高度到20米以上。

鳳凰網視頻顯示的福建艦航拍畫面

因此推測「福建」艦的干舷也超過20米,那麼這個小紅車入水激起的水花高度可能有40米左右,水花的直徑不低於50米。顯然,這是有一個重量極大、速度較高且衝擊力極強的物體從甲板向前彈出並落入了水中。有分析人士認為,這個巨大的水花是一個歷史性時刻,標誌著「福建」艦的建造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艦上電磁彈射系統已經啟動工作了。

航母彈射小車試驗,是航空母艦海試之前必須要完成的一項工作。儘管艦用的電磁彈射系統在陸地上已進行數千次的艦載機彈射起飛試驗,儘管「福建」艦的電磁彈射系統是可靠的,但是陸地試驗無論怎麼逼真模擬,與航母上直接彈射也會有不可忽略的差別。因此在實際建造過程中,還需要在出海之前進行小車彈射試驗,將模擬了各種艦載機配重的小車彈射出去,並對電磁導視系統進行同步調試,才能具備出海試航的條件。

「福建」艦彈射小車試驗的過程,基本會與美國建造「福特」號航母航母大同小異,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福」字。「福建」艦和「福特」號航母都採用了電磁彈射系統,而且都有彈射重載艦載機的要求,因此兩艦電磁彈射系統的彈射性能應該很接近。只是,中國研製的電磁彈射系統使用的更為先進的中壓直流技術,在彈力的冗餘度以及最大彈力等方面具有先天性的優勢。

1/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