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一路開掛,沒有逆天改命,有的只是普通人不願向生活妥協的堅持和努力: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人生。
第一期,我們想聊一聊「中年職場危機」。
35歲中年危機,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懸在每一個職場人的頭上:
在職的,開始陷入瓶頸期,時刻焦慮著明天和裁員哪個先來;被迫「畢業」的,求職屢屢碰壁,才發現已經被市場無情拋棄;或主動或被動地,「轉行」成了新的出路。
但中年轉行,相當於重啟人生,需要面臨巨大的沉沒成本和諸多的不確定。

為此,我們找到四位「大齡轉行」的中年人,採訪了他們的經歷:花7年時間從空姐轉行成為律師的@Meow;
放棄80萬年薪在家寫書一年0收入的@Felix;
報社衰落被迫轉行成為一名老師的@蘭蘭;
網際網路打工20載後跑到鄉下開民宿的@寧缺;
什麼契機讓他們決定轉行?轉行過程順利嗎,轉行後的生活和想像中一樣嗎?「大齡轉行」,他們後悔了嗎?以下是他們的講述,或許,大家能從他們的故事中,獲得一些勇氣和啟發——

兩年前,33歲的我中年轉行,進入律所成為了一名律師助理,下個月底,就可以升級成實習律師,離我的終極目標——執業律師又近了一步。在此之前,我是一名飛了十幾年的空姐。高中時其實學習成績還不錯,就讀於江蘇的一所省重點中學,看到中國民航大學來招乘務,那時對空姐這個職業有無限濾鏡,覺得可以全世界去玩,毫不猶豫報了名。後來才知道,想當空姐不一定要學空乘啊,什麼專業都可以!而且我當時的分數比它們的錄取線高了200多分,完全可以上一個正常的本科。為這事,當時可把我爸氣得不輕。當然,這都是後話。

•卡達航空任職期間的Meow09年畢業後,我進入了卡達航空。正是對世界充滿好奇的年紀,趁著工作機會,我滿世界玩了一圈,義大利、韓國、日本、法國、美國......粗略算一下,去了差不多30幾個國家!坦白講,外航的工資待遇還不錯,時間也相對寬鬆,這份工作做得還是挺開心的。在卡航一飛就是四年。世界看過了,玩得也差不多了,我開始想著學點什麼東西,以後轉行可以做一些專業強、不可替代的工作。

•Meow在羅馬許願池噴泉前最終決定去讀研,理科不好,只能考文科,2013年我考上了一所211大學的法學研究生。
畢業後,才發現自己想得太簡單了。非法本、無經驗,光拿著一個法學的研究生畢業證,根本找不到律師相關的工作。最後,我無奈退回舒適圈,繼續當空姐。又在澳門航空飛了1年,日本航空飛了5年,在此期間我通過了法考,開始「騎驢找馬」看機會,但始終沒能邁出那一步。2020年,疫情來了,很多航線停飛, 每月只能拿很少的基本工資。爸媽也在勸我轉行,覺得一個女孩子天天飛不踏實、不放心。再加上我馬上33歲,年齡越大轉行越難,種種原因的倒逼之下,我想,是時候跳出舒適圈了!

•下班後備考法考,貓陪著Meow看書到深夜
過程當然很難。大家都知道,律師這個行業很看重學歷,上海的律所尤其卷,能進所的要麼是根正苗紅的五院四系,要麼是海歸。大齡、非法本,無從業經驗的我,屢屢碰壁——知名律所想都別想,壓根進不去,要我的不知名小所吧,只能給到4k、5k的工資,以上海的消費水平根本沒法生活。我只能曲線救國,先去了一家投資諮詢公司當法務,至少跳出了航空業,也能慢慢積累一些經驗。半年之後,我終於進入律所,至此,才算是正式入行了!目前作為律師助理,學習一些資本市場相關的業務,非上市公司的併購、公司IPO、上市公司再融資和重組之類,團隊的小夥伴比較nice,每天都在飛速學習和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