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華人富豪圈裡,「亞洲糖王」郭鶴年無疑是極其低調的。
單提及名字,很多人或許並不知道他究竟是誰,但如果講起其創造的商業版圖,或許,「郭鶴年」三個字會變得更為具體。
無論是30多歲掌握全球超過5%的食糖生意,40多歲創立世界豪華酒店品牌「香格里拉」,還是50多歲打造了著名食用油品牌「金龍魚」。
在郭鶴年漫長的職業生涯中,他的投資遍布日用品牌、房地產、傳媒、物流等多個領域,因為每次入局都快狠准,在商界中,人們稱他為「永不破產的巨人」。
前不久,馬來西亞2023年福布斯富豪榜公布,郭鶴年以118億美元的身價,連續25年位居榜首,與此同時,還成為榜單上年紀最大的富豪。
十月初,郭鶴年過完100歲生日,至今,他依舊每天都會前往公司工作。每次聊起與繼承人有關的問題,他總是三緘其口。
雖然有8個子女,但似乎哪一個,目前都未能達到郭鶴年心中繼承人的標準。
郭鶴年龐大的家族企業將會如何分配,現在依舊充滿變數。但作為掌舵者,郭鶴年並不焦慮,他說:
「兒孫能如我,何必留多財,倘若不如我,多財亦是空。」

如今,人們聊起郭鶴年的發家史,總會將很大一部分成功原因,歸結於他生於商人家庭。而日後的成功,不過是天時地利,以及父親為他打造出的「巨人的肩膀」。
但實際上,在郭鶴年的人生中,「商人之子」更像是一個噱頭,他之所以成功的秘訣,多數來自於母親。
96歲時,在採訪中聊起去世多年的母親,郭鶴年依舊難掩淚水。他在自傳中寫:「我事業中的很大一部分成功,都歸結於母親從小對於我的教導。」

郭鶴年
1923年,郭鶴年出生在馬來西亞,父親郭欽鑒在20世紀初離開老家福州,前往馬來西亞,成立了主營糧油生意的「東升號」,生意十分紅火。
母親鄭格如則出生在福州一個書香門第,她的父親鄭壽南是清末的舉人,十分開明。小時候,鄭格如的外婆想幫她裹腳,被父親發現後,立刻拿起剪刀剪斷了紗布。
到了讀書的年紀,父親又將她送入福州女子學院。畢業後,她考入福建協和大學,接受新式高等教育。

鄭格如舊照
在那個較為封建的年代,作為一名女性,鄭格如獲得了十分珍貴的自由。但有些事情依舊難以選擇,比如遙不可及的自由戀愛。
20歲那年,鄭格如在家人的安排下去往馬來西亞,與比她大7歲、未曾謀面的郭欽鑒結為夫妻。
婚後3年,鄭格如生下3個兒子,分別是老大郭鶴舉,老二郭鶴齡,與老三郭鶴年。

鄭格如與三個兒子
那時,郭家的生意正越發紅火,鄭格如卻從不參與家族生意,只在家中教育孩子,教他們中文,給他們講道家哲學與儒家文化,告誡他們做生意一定要講道德,夠真誠,不能盲目追隨物質。
多年後,郭鶴年在採訪中曾如此說到:「在整個營商生涯中,我總覺得母親以她純潔的一生、她的美善和對佛教的虔誠來守護著我。」
1930年初,郭鶴年父親的生意越來越好,但他與妻子鄭格如的關係卻走上下坡路。事業的成功讓父親漸漸迷失,開始沉迷鴉片、賭博,甚至多次出軌,對妻子大打出手。
鄭格如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婚姻生活徹底破滅後,她離家出走,獨自撫養孩子們。

鄭格如與三個兒子
郭鶴年(右一)
在婚姻里,郭鶴年的父親並不稱職,但對於孩子的教育,他卻提供了豐厚的資金支持。
郭鶴年在幾歲時就被送入馬來西亞名校新山英文書院,後來又進入最為著名的華文學校,系統學習中文知識。
高中畢業後,他考入新加坡萊佛士學院,後來的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就是郭鶴年的同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