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法
豆腐切成塊狀,瘦肉切薄片,木耳用手撕小,青椒切片
肉片加少許濕芡粉,料酒,鹽拌勻腌10分鐘
切好的豆腐用油煎兩面焦黃備用
炒鍋燒熱放油,放肉片煸炒變色,加煎好的豆腐塊,木耳,加醬油一勺,料酒,郫縣豆瓣醬,糖,鹽大火燒開調味,慢慢晃動鍋使之不要沾鍋,湯汁少了一半時加入青椒,淋上濕芡粉勾芡即可出鍋
照燒黃金豆腐

用料
豆腐2塊;生抽4勺;蜂蜜2勺;蚝油1勺;清水4勺
做法
豆腐兩塊洗凈,北豆腐或南豆腐都行,相對來說北豆腐好用點。南豆腐用石膏作為凝固劑,而北豆腐用鹽滷作為凝固劑。南豆腐相對水分多一些,所以適合做湯,而北豆腐,也就是常說的老豆腐,因為水分含量不高,更適合煎、炒、煮、炸。這裡用的是北豆腐。
豆腐切成4×5cm大小,厚度約8mm的方塊,切的稍微厚點是讓豆腐不會被煎太硬,達到一種外脆里軟的口感。
鍋中放一層油,放入切好的豆腐塊中火煎制。
煎的過程中翻翻面,看是不是煎到了火候
一直煎到表面金黃就好,煎豆腐的時候沒顧上拿相機,用手機拍的顏色稍微有點偏差,應該是金黃色的才對。
豆腐比較多,一次沒有煎完,又煎了一小鍋,這次用相機拍的,正確的白平衡下豆腐的顏色是金黃的。
豆腐煎好後,調照燒汁,生抽4勺、蜂蜜2勺、蚝油1勺、清水4勺。可以嘗嘗口味,口味重的可以再加一勺蜂蜜,根據自己食材的多少按照這個比例調製就行。
鍋內放一點油,把幾片蔥爆香後撈出。
倒入調好的照燒汁。
開大火燒開。
轉小火熬制,到稍微有點濃關火,家常基礎版的照燒汁就做好了。做照燒雞肉等肉類的時候,照燒汁熬到比較濃郁狀態和肉類的口感比較搭配。今天做的是照燒豆腐,是一道素菜,照燒汁就沒有熬那麼濃,而是用水澱粉勾了一點薄芡,讓豆腐吃起來不那麼齁。
倒入豆腐翻勻就可以出鍋了。
盛盤撒蔥碎做裝飾。
烤豆腐

用料
嫩豆腐兩大塊;辣椒粉適量;孜然粉適量;鹽、生抽、油適量;小香蔥適量
做法
豆腐切成大小厚薄合適的塊鋪在烤盤上。
把鹽、辣椒粉、孜然粉混合均勻,均勻地撒在豆腐上,撒完一面後把豆腐翻面,繼續均勻散上調料。
在豆腐上均勻淋上生抽和花生油,盡量用淋,不要用刷子刷,免得撒在豆腐上的調料粉被刷掉。
預熱烤箱180度,上下火中層烤半小時左右,出爐前一分鐘撒上小香蔥。
很多朋友比較揪結,先刷油、還是先撒料,我現在一般都這麼操作:豆腐拿在手上,正面撒上料(孜然粉、辣椒粉、鹽混合物),然後撒過料的一面朝下放在烤盤上。
全部擺好後,再在正面撒上料。
花生油、生抽倒在碗里,攪拌均勻。
現在我都懶得用刷子,直接把攪拌好的汁均勻澆淋在豆腐上即可。豆腐之間要擺得緊密些,這樣,汁和料不容易焦。烤好前1至2分鐘撒上小香蔥即可。
川式家常燒豆腐

用料
豆腐;肉末;花椒粉;蒜;老抽;小米辣;小蔥;鹽;家常豆瓣;澱粉
做法
清水煮開,加點鹽,豆腐放入燙一會兒(這樣豆腐更嫩,)熱油,肉末炒至斷色,入,蒜,老抽,家常豆瓣炒香
入少許水,煮沸後加入豆腐轉小火,加碎小米辣,約五分鐘後加鹽調味
水澱粉勾芡,裝盤,撒上花椒粉,再撒上蔥花
吃吃吃吃吃~
家常豆腐

用料
豆腐;青椒;蔥;姜;蒜;郫縣豆瓣醬;生抽;糖;蚝油;鹽
做法
豆腐切成三角片,下鍋,炸至金黃,撈出,瀝干油備用
青椒洗凈切成塊兒,蔥姜蒜洗凈切成末備用
鍋中留油,先下八角炸香,接著放入蔥姜蒜碎和郫縣豆瓣炒出香味
依次加入生抽,蚝油和適量水,將湯汁燒開,充分混合均勻後加入少許糖攪拌均勻
接著放入炸好的豆腐,翻炒至豆腐變成微軟,再加入青椒翻炒均勻,加入少許鹽即可
蛋包豆腐丁

用料
雞蛋;豆腐;火腿;香蔥;料酒;油;鹽;水澱粉
做法
豆腐洗凈,把表層的老皮去掉,可使豆腐口感更嫩
切豆腐時可反著切,防止豆腐粘在刀上。(右手拿刀,從左往右切;左手拿刀,從右往左切)